(四川文化旅游网9月22日讯 叶明超 唐爽)9月22日,充满欢声笑语的农事盛会“庆丰收 迎‘百财’游理县”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理县第三届大白菜节,在理县朴头镇梭罗沟村粮台沟情人谷拉开帷幕,通过比农事、展特产、秀厨艺,将丰收节的生活味道带给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
大白菜节分享丰收喜悦
本届大白菜节由理县县委、理县人民政府主办,理县农业农村水利和科技局、理县朴头镇人民政府协办,理县源理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理县吉祥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执行。活动不仅是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致敬,更是理县展示乡村振兴成果的重要窗口。
正如主题“庆丰收 迎百财 游理县”,本次活动通过推广农产品打响品牌,分享生活味道吸引游客,致力于为当地种植户打开市场增加收入。在“春华秋实”农特产品丰收集市,理县的各类优质农产品琳琅满目,吸引着众多游客驻足品尝、购买;“百财 百人 百味”烹饪现场,可以解锁白菜的N种吃法,感受本地特产美食制作过程和品尝各类美味;在农事体验区,白菜照相馆、白菜蔬果花束、白菜人偶、白菜帐篷定制等吸引着大家前来打卡;收白菜、背白菜、码(垒)白菜接力赛等农事趣味比赛更是将节庆活动推向高潮。
活动上还评选出吴建英、杨科、涂全富三位优秀种养殖户,同时,省农科院还作了题为《科技创新赋能高山蔬菜高质量发展》的专题讲座。
理县大白菜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理县大白菜自1984年种植以来,已有40年的历史。全县蔬菜基地由小到大、从零星到成片、从分散到集中,品种由单一型发展到现在的多品种搭配,已经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规模效应。目前理县主要种植德高系列等冬性强、生育较短的早熟或中早熟大白菜品种,形成春播、夏播和秋播梯次供应,年种植面积为1.5万亩左右,平均亩产量为7500公斤,总产量为11250万公斤。
随着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理县大白菜已全面实施无公害生产技术。在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下,理县推进以大白菜为主的高山蔬菜产业园区标准化、数字化、品牌化建设,赋予理县大白菜的无公害、口感好的绝佳品质。其种植经验丰富、配套设施齐全,产销渠道通畅、品牌名声响亮,于2008年被认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理县大白菜”如今成为成渝市场淡季蔬菜供应“主力军”,也成为了理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一张高品质、好口碑的“全新名片”。
打造特色农产品助力乡村振兴
特殊地形造就了理县“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和复杂多样的小气候类型,近年来,理县依托特殊的地形和气候着力打造特色农产品,按照“调结构、保品质、树品牌、走高端”思路,建成2个3万亩特色水果基地、高原蔬菜种植基地,年产值达43605万元。以理县甜樱桃、冰糖心苹果、大白菜、卡子核桃为代表的农产品,逐渐发展成为当地特色支柱产业,成为理县“吉祥四宝”,备受消费者的青睐。
同时,理县先后获评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全省农牧民增收先进县、全省重大农村改革任务推进示范县等称号,全县“三农”工作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发展格局。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今年上半年,理县又交出了喜人的成绩单:全县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2.0%,全州排名第三,完成蔬菜生产6128吨、同比增长10%,水果生产3443吨、同比增长7.5%;牛出栏5296头,羊出栏2182头,奶产量47.2吨,生猪出栏1.58万头,肉禽出栏2.47万羽。
丰收画卷奏响现代化农村幸福生活的美妙乐章。接下来,理县将继续传递重农崇农的价值取向,营造强农富农的浓厚氛围,始终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持之以恒办实事,不断凝聚爱农支农的强大力量,加快农业强县建设步伐,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图片由活动主办方提供)
责任编辑:周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