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林草局起草的《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和草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日前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推进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编制总体规划,明确功能区划和建设布局,系统开展草原生态保护、科研监测和文旅宣教等活动,把草原自然公园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统一管理。
征求意见稿对我省加强草原保护修复和草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提出明确要求,即到2025年,全省草原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基本建立,草畜矛盾明显缓解,草原退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83%左右,草原生态状况持续改善。到2035年,全省草原保护修复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实现草畜平衡,退化草原得到有效治理和修复,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85%左右,草原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草原资源利用科学合理,草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完善资源调查与监测评价体系方面,组织开展草原资源专项调查,查清草原基础底数,建立草原资源管理档案;稳妥推进草原确权登记颁证;完善草原监测评价技术标准体系,构建草原监测网络。
在加大草原保护力度方面,编制省草原保护修复利用专项规划,明确草原功能分区、保护修复目标和管理措施;推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把最基本、最重要的草原划定为基本草原;严控基本草原开发利用,确保基本草原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加强草原承包经营管理,着重解决草原承包地块四至不清、证地不符、交叉重叠等问题。开展草种质资源普查,建立草种质资源库、资源圃及原生境保护为一体的草种质资源保存体系。
在加快推进草原生态修复治理方面,建立健全草原有害生物智能化监测预警网络体系,提升草原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水平;加强草原有害生物及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在黄河流域重点县建立草原鼠害综合防控示范区。
根据征求意见稿,我省将编制发布四川主要草种名录,建立草种良种繁育体系,加大优质草种特别是乡土草种选育、扩繁和推广应用。支持乡土草种原种基地建设,鼓励异地繁种,创新乡土草种使用机制,提高草种自给率。完善草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加强草品种审定和草种质量监管。开展草种追溯认证体系建设试点。稳妥推进国有草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代强)
责任编辑:唐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