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
以江为名,地如其名
这里自由、包容、大爱
这里是大禹的诞生地,这里为全世界所知
这里是无忧之城!
汶川,
历经沧桑,光华绵延
引一江之水向东流,诉说华夏文明
满碑铁骨颂扬禹
一江一路带起文明新风
碧河环翠掩映万家灯火
十里青山绕威州
这座无忧城到底有什么实力?
最有特色——全国唯一一个5A级特别旅游区
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
羌文化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一
海拔高度最适合人类居住
汶川的甜樱桃最好吃
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黄泥羌寨
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
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取得举世瞩目成就,为国际社会开展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有益经验和启示。
在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映秀时叮嘱,一定要把地震遗址保护好,使其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四川党性教育实训基地”“四川省公务员培训基地”已在映秀相继挂牌;“5·12”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纪念馆被评为“国家级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同时,整合水磨古镇、映秀“5·12”地震遗址、三江生态旅游区创建了全国唯一的国家AAAAA级特别旅游区。10年时间,大爱的种子在汶川已生根、发芽、结果。
全国唯一一个5A级特别旅游区
汶川特别旅游区,是“汶川特大地震”重建后特别开发的纪念性和文化主题景区,是全国唯一一个5A级特别旅游区。汶川特别旅游区涵盖汶川南部的三江镇、映秀镇和水磨镇,由烟雨三江、天地映秀、水磨古镇组成。不仅山水秀丽,具有生物多样性特点,而且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生态、地质文化博大精深,自然风光与浓厚的乡土风情、民族文化、人文景观及田园风情交相辉映,独具魅力。
羌文化保存最完好地区之一
寻找羌族故事,探秘千年古寨,走进传统古羌村落,发现那些千年岁月洗礼、文化世代相传与沉淀、风土人情浓郁、民族特色的丰富多彩,就在汶川。
羌族,这个神秘而古老的民族,也是甲骨文中唯一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民族,相传起源于5000年前的炎黄部落。汶川作为羌族聚居地,羌文化在此传承千余年,羌绣、羌碉、羌笛、释比、羌语……在此繁衍生息,走进汶川,带你感受从未见过的民族之魂、人文之美。布瓦寨现存3座千年稀有黄泥羌碉,是四川仅存一处且分布集中的黄土群碉。释比,是羌族中最权威的文化人和知识集成者,在古老的羌民族遗留至今的奇特原始的宗教文化里,人们相信万物有灵,信仰多神教,而释比被尊奉为是可以连接生死界,直通神灵的人。
羌族人没有自己的文字,民族记忆除了口口相传,另有羌绣将这些故事用针线纪录下来,形成本民族独特的文化。汶川羌绣针法多变,构图严谨,用色艳丽丰富,如今汶川的羌族人,大多还保持着穿着传统的民族服装的习俗。无忧汶川,也是从这一点一滴文化中渐渐形成。如今,在汶川随处都能看到和蔼可亲、亲切温暖的人们。
海拔高度最适合人类居住
汶川的海拔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海拔高度,且北部片区全年阳光照射时常达1800小时;南部片区森林覆盖率达90%,空气负氧离子含量达24000个/立方厘米。夏季,在三江、水磨、卧龙、耿达避暑消夏耍水;冬季,在绵虒、威州、雁门、克枯、龙溪享受冬日暖阳。康养汶川,无忧汶川。值得拥有!
汶川的甜樱桃最好吃
有专家研究表明,汶川县甜樱桃的质量居全国第一,可与世界优质甜樱桃产区——美国西部地区和加拿大西南部地区媲美。19世纪70年代,车厘子最先被引入山东栽培。但环境和气候的差异,使得汶川大樱桃在质量上胜过其他地方的车厘子,果香更为浓郁。2007年,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汶川县为“樱桃之乡”,汶川已经建成了阿坝州的甜樱桃核心示范基地,而且在技术上应用和推广上已经非常成熟。
汶川属于高原气候,昼夜温差极大,半干旱地带,肥沃优质的沙土。因此,每一个车厘子都有肥沃的养分,享受温暖的阳光,颗颗个大味甜。汶川的果农从来不打农药,更不用大棚来培养,只是施农家肥浇灌山泉水,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生存环境,才能保持汶川甜樱桃Q弹脆爽的口感。汶川三宝,等你来品尝!
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黄泥羌寨
萝卜寨为冰水堆积的阶坡台地,地势平缓、宽阔,是岷江大峡谷高半山最大的平地,也是鸟瞰岷江大峡谷风光最理想的场所。萝卜寨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黄泥羌寨。萝卜寨100余公顷的黄土地养育着岷江中人口最多(全寨有1000多人口)、住房最密集、并且是唯一以黄土为建筑材料的古老羌民。萝卜寨历史悠久,地势独特。考古学家说:萝卜寨早在3000—4000年前就有人类生存;地质学家说,在岷江大峡谷中阡的这片黄土地感觉是天外来物;民间传说更是丰富多彩、委婉动人。萝卜寨地名四次大的变更(萝卜寨最早称为凤凰寨,后为富顺寨,再后为老虎寨,最后是沿用至今的萝卜寨)是萝卜寨历史久远的见证。
同时,萝卜寨也见证着汶川千百年来的变化,无忧汶川的组成离不开漂亮的村落——萝卜寨!
责任编辑:System.Collections.Generic.List`1[System.St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