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1300年前,诗仙李白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峨眉山月歌》,一吟千年,诵贯古今。
1300年后,10月22日,专家学者云集于李白笔下的“清溪”所在地——乐山市犍为县,通过复游古驿、学术交流、开展诗歌会等方式,梦回清溪,赓续文脉,共话未来。
学术交流 专家学者畅谈《峨眉山月歌》
10月22日下午,来自全省各地的行业专家、文化学者走进乐山市犍为县,追寻李白足迹,复游清溪古驿,感受清溪古镇的悠悠古韵和历史文化底蕴。大家来到古镇码头,品味李白夜发清溪,一叶扁舟顺江而下时,对故乡山水的眷恋和对未知旅程的期待。
在随后举行的《峨眉山月歌》问世1300年主题交流会上,专家学者畅所欲言,通过对李白诗中的蜀道、李白巴蜀唐诗之路和犍为地名文化进行解读,强调《峨眉山月歌》在李白巴蜀唐诗之路中的重要地位。在共话李白诗歌文化的同时,专家们还纷纷建言献策,对挖掘李白《峨眉山月歌》文化底蕴的广度与深度进行拓展,为“夜发清溪”文旅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提供了宝贵见解。
犍为清溪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风鼎盛,不少文人墨客都曾于此游历,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据史料记载,大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秋,李白初离蜀地,驾一叶扁舟沿岷江而下,途经犍为郡,某日夜发清溪古镇。皓月当空,璧影荡漾,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及,触发了李白对故人的思念,于是,脍炙人口的《峨眉山月歌》在清辉碧波之间氤氲而起。
梦回清溪 品李白诗里的浪漫与豪情
当晚,一场主题为“古郡犍为·梦回清溪——李白《峨眉山月歌》问世1300年”的诗歌会精彩上演。来自各行各业的诗歌、文艺爱好者组成12支参赛队伍,聚焦《峨眉山月歌》经典传承,深度挖掘诗歌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自编自导自演,全方位呈现诗仙李白的天纵才情与爱国情怀。
值得一提的是,比赛除了普通话组外,还特别设置乐山话组,以乐山方言演绎《峨眉山月歌》,展示乐山独具魅力的古语古情古韵。节目方面,既突出朗诵这一主体形式,又巧妙融合歌舞、书法、武术、沙画、情景剧等多种表演形式,整场演出格调高雅,编排精美,为现场观众送上了一场丰富的“文化大餐”。
诗歌会还特别邀请到我国著名朗诵表演艺术家瞿弦和、董凡,联袂朗诵了《峨眉山月歌》和《犍为赋》节选,将峨眉山的月、平羌江的水、清溪的夜、三峡的险、渝州的远生动呈现,带领观众领略了犍为历史底蕴之厚、自然生态之美、多彩人文之韵、百业竞发之兴,赢得现场热烈掌声。
责任编辑:周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