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川剧演员的吹奏动作,火焰犹如一条火蛇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台下学生们屏息凝神,不时发出由衷的赞叹和热烈的掌声。这是9月23日下午绵阳市安州区塔水镇宝林小学的孩子们在“非遗进校园”活动中亲眼见证川剧吐火绝技的精彩瞬间。
走进宝林小学,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调元川剧文化苑、习唱室、练功房……处处都散发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文化遗产是文明故事的源头活水。作为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传习基地,宝林小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开展了脸谱剪纸、绘画、彩绘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用生动活泼的形式传授给孩子们,继而让传统历史文化凝结的宝贵精神财富口口相传。
这只是安州区文明实践工作处处开花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安州区持续强化阵地建设,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矩阵,多元构建“15分钟文明实践圈”,组织传统非遗文化融入乡镇、社区、工厂、校园,为全域文明注入源头活水,使文明之花持续绽放。
恰逢农民丰收节,悠悠歌声飘扬在安州区桑枣镇大街小巷,过节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翻开节目单,《一颗红心向太阳》《点灯》等经典曲目轮番上演,既传递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真善美,又陶冶了观众的文化艺术修养,提升了居民群众的精神文明。
近年来,桑枣镇大力培育“德行枣园·文进万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将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和特色文化融入日常,结合“十里文化圈”阵地建设,创新打造“文明文化圈”、“主题文化圈”和“幸福文化圈”,有效发挥文化阵地聚人心、领群众的作用,让文明之花在田间地头、村舍院落间绚烂绽放。
建设非遗文化展览馆,开发特色文创产品及伴手礼;制定村规民约,整治陈规陋习,积极开展文明创评活动,深入推进文明村创建制度化规范化……既传承了文化,又带动了村民经济收入增长。
同时,还通过“枣园大管家”“枣点办”“齐心为你”等品牌项目,充分发挥联动协同作用,有效调动驻镇单位、驻村干部、基层群众等各方力量织密基层治理网络,“一站式”解决群众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不断延伸基层服务触角,持续有效激励基层治理“神经元”。
文化文明与基层治理、乡村振兴、镇域发展等多方面的深度融合,让桑枣镇的乡村振兴与文明实践之路越走越宽广。
在桑枣镇,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镇域发展深度融合,早已形成了良性循环。通过“一村一品”,促进产村融合,推动生态农业提质、工业转型及现代服务业升级,构建镇域融合发展的“立体面”;而理论宣讲、民主法治教育、移风易俗等活动,又进一步激活了群众自治力量,有效打通基层治理融合“全域面”。
“建设文明乡村,只是环境美了、街道靓了是远远不够的,要让文明精神发自内心,要抓好内在气质的修炼,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乡村文明。”齐心村村民陈志元深有感触。(图片由安州区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周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