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正午阳光正好,整个壤塘县茸木达乡巴尔依村显得暖洋洋的,一户农家院坝中,牧家大婶正在给即将前往青海读书的大儿子准备衣服,边上3个十几岁的孩子围着母亲喋喋不休的聊天、嬉闹,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
这户多子的牧家是茸木达乡有名的“最美家庭”,3个孩子都是家中男主严木确弟弟的遗孤。生长与这方美丽净土的兄弟俩各自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上山挖药放牛、下山打工,拼着勤快成为了村里挣钱的一把好手,“大分工”弟弟为伯伯养老,严木确为父亲养老,“小合作”大小事情互帮互助。
天有不测风云,2009年,弟弟用面包车载着妻子和3个孩子以及侄女去参加婚礼,不幸出车祸,弟弟弟媳和严木参家唯一的女儿未能幸免于难,所幸弟弟的3个孩子得救了,一下痛失多位至亲的严木确不得不忍着悲痛,为弟弟两口子及自家孩子操办后事,并与妻子收养了弟弟弟媳留下幼子。
“弟弟刚修了新房还没来得及装修就走了,我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要好好养活他的三个孩子。”过去14年了,但严木确回想当时的遭遇依旧忍不住落泪。
三个孩子最大的才3岁,最小的不到3个月,初离开父母的不适应使他们日夜哭闹,不带幼儿多年的夫妻两一时手忙脚乱,但好在善良的妻子为了安抚住三个孩子,衣不解带的守在他们身边,使孩子们逐渐适应。
可这只是生活上的压力,更大的压力来自于经济,突然多出三个孩子和两个老人,开销也随之增加,让原本家底就不厚家庭有些入不敷出,考虑再三,夫妻俩放弃了自小习惯的农牧生活,卖掉家中的牛羊,重新分工,妻子在家照顾一家老小,丈夫学大车出门挣钱。14年来,为了一家的生活丈夫只能常年在外奔波,家中的两位老人、3个孩子以及8亩土地都压在妻子一个人身上,生活的艰辛让皱纹早早就爬上了妻子的脸颊,与同龄人相比显得老上了好几岁,而常年开大车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也让严木确患上了二级糖尿病。
“孩子多了老火,就他们三个就够了。”严木确告诉记者,为了抚养三个孩子健康成长,时年才30岁的夫妻俩没再要自己的孩子。严木确虽是一句轻飘飘的带过,但这一决定中必定包含了千思万虑,也突然明白了严木确妻子的那句“只图孩子们健康成长”,夫妻俩想给三个孩子的从来就不仅仅是温饱与身体健康,他们更想要孩子们幸福,为此夫妻俩不屑于牺牲自己的一切,14年的艰辛付出,在孩子们的一声声“阿爸、阿妈”中化为了幸福感与成就感。
“我想让三个孩子都读大学,不用再像我一样干苦力挣钱。”如今44岁的严木确有了更宏大的追求,那就是让孩子们走出大山,圆两家人的大学梦,为此早生白发的严木确夫妻俩动力十足的启动了一年的挣钱计划,希望能多存一些钱为孩子们的大学做准备。(赵阿娟、尼玛初)
责任编辑:周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