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瓯韵·藏风——净土壤塘相约千年商港活动在市区会展路沉香文化博物馆举行。来自温壤两地的专家学者、非遗文化传承人、民俗爱好者以文化为媒交流互动,拉近距离、传承文化,进一步加深两地情谊。
展馆外,主办方布置了一排宣传板,展示壤塘传统文化、地域风光以及温塘两地合作情况。展馆内,分文创展示区、动态展示区等,陈列着数十件唐卡精品、藏族特色文化产品等,还有非遗传承人格尔滚“实操”唐卡绘制等技艺,让温州市民能近距离感受壤塘非遗艺术魅力。
色彩浓郁画面绚烂的唐卡,绘制过程要求严苛、程序复杂。格尔滚有着十余年唐卡绘制经验。现场,只见他聚精凝神,小心地用笔尖挑起一点儿青色的矿物颜料,再小心地在画面中找到适合的间隙,轻轻一点,立刻收笔,如此不断地重复操作。“绘制过程中最难的是色彩和线条的勾画。成品制作时间较长,这样一幅一平米左右的唐卡要花费将近两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
这也是壤巴拉觉囊唐卡非遗艺术展在温州的首次展出,本次展出将持续至12月中旬,展出地点位于市区会展路沉香文化博物馆内。据了解,壤巴拉唐卡艺术是我国西藏绘画艺术史上非常重要、独具特色的一支,其发源于宋代(公元11世纪),其艺术风格以追求古风禅韵、恪守度量轨制、融合多元文化而著称。
此次活动既有非遗精品的展示,更有非遗文化及技艺的经验分享。国家非遗传承人、壤塘县政协副主席嘉阳乐住,温州非遗书画代表万亨以及中央党校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党校民族宗教理论室原主任靳薇,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汉藏佛教艺术研究中心主任谢继胜等嘉宾分别作分享。
壤塘县委副书记孙宏斌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活动是壤巴拉文化“走出去、请进来”发展战略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进入新发展时期,壤塘将立足“建设藏族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和民族手工艺发展中心”的目标定位,深入创新、深度推广,发挥壤巴拉文化适应性强、包容性广和兼容并蓄的特性,助力壤巴拉文化迈向更广阔的展示舞台和更深的发展空间。
鹿城与壤塘已有十多年“情谊”。近年来,鹿城以对口支援为契机,与壤塘方面共同深挖壤塘非遗资源,通过“模式重构+融合创新”,将以唐卡为代表的非遗文化“软实力”转化为产业发展“硬支撑”,走出了一条“共同富裕”新路径。鹿城区副区长邹向阳介绍,此次壤巴拉觉囊唐卡在温州的首展,为两地文化交流及非遗产业壮大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下一步,鹿城将继续按照“壤塘所需、鹿城所能”的原则,全面整合瓯越文化和壤巴拉文化资源,助力壤塘非遗文化走出川藏、引领时尚、蓬勃发展。
据了解,此次活动由中共壤塘县委、壤塘县人民政府,中共鹿城区委、鹿城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共壤塘县委宣传部、中共鹿城区委宣传部、浙江鹿城派驻壤塘帮扶工作队、壤塘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鹿城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承办,壤塘县壤巴拉非遗传习协会、壤塘县拉诺林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沉香文化博物馆、思珀集团协办。(陈恩欣、林吉祥、杨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