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马上要关猪了,大家都来帮忙!”三岔村党支部书记马拥军在村委会会议上通知大家。近日,三岔村集体经济养猪场迎来了2022年的第一批优质仔猪1100头。该养猪场于2021年6月正式建成投产,为全县第一个集体经济养猪场项目,截至2021年底,猪场共计创收60余万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开门红”。
党建引领,攻坚克难建猪场
“党和国家给了这么多钱,一定要把猪场建好,一定要让猪场见到效益!”马拥军不停地提醒自己。从项目申请、选址、开工建设到最后的验收,马拥军总是亲力亲为,严格监督把关。
三岔村集体经济养猪场位于理县通化乡高半山上,海拔约2000米,这里环境幽静、远离人居、污染小。猪场前后共计投入390万元,是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汇聚两届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干部的心血而建成。目前养猪场共有标准化的圈舍2栋,占地约3000平方米,最大能一次容纳2800头猪,猪场采用现代化的喂养设备和自动化系统,同时还配套化粪池、消毒池、围墙、厂区内道路建设、办公用房、办公设施设备、育肥栏、自仔床、风机水帘、定位栏等设施设备。
村企联建,开启双赢新局面
三岔村集体经济养猪场采用“集体+专业合作社+企业”共建的模式,即村集体成立专门的合作社作为养猪场的“法人”,合作社提供养猪场、工人、日常管理和猪场维修维护等,企业则提供猪苗、药品、疫苗、饲料、饲养技术等,生猪出栏后由企业统一收购,最终利润归合作社所有。自始至终养猪场不用承担任何行情风险,不论猪价涨跌,最终都能确保养猪场有稳定收益。猪场采用封闭式管理,严格落实场长负责制度,除了场长和管理工人外其余人员未经允许一律不能进入猪场。通过村企联建的新模式,开启了村集体和企业“双赢”新局面,跑出了乡村振兴“加速度”。
变废为宝,猪粪发酵变肥料
三岔村集体经济养猪场自建成投入使用的半年来,共计出栏2674头生猪,创造利润达61万元,给全村群众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取得效益的同时,随之也产生了分红、维修维护、再投入等等问题。最严重的便是猪粪堆积问题,随着猪仔的成长,猪粪处理速度跟不上猪粪产生速度,导致猪粪大量堆积,无法有效排出,影响了生态环境,猪场面临“关门”风险。经过村集体研究决定先着手解决猪场发展面临的诸项问题,待猪场健康稳定运行后再分红。
“猪粪排放问题必须解决,我们可以去其他养猪场学习如何处理猪粪呀!”驻村干部郭宏提议。经过大家集体讨论研究后,一致决定到‘理县丰硕家庭农场’参观考察,当了解到先进的干湿分离机能解决猪粪问题后,当即决定派村干部代表赴成都购买设备。干湿分离机的运用,不仅有效解决了猪粪问题,同时还变废为宝,分离后的猪粪通过发酵、消毒等程序转化成了有机肥料,本村村民花十元即可购买一袋,极大减少了环境污染、方便了群众生产。
“下一步,我们村将继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做实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坚持村集体经济和林下经济两手抓、抓出成效,不断提升农民收入,不断助推乡村振兴。”马拥军说。(郭宏)
责任编辑:唐丽华